摘要中国企业瞄准欧洲动力电池接纳市场,有利于形成闭环,构建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工业链,增强供应链的供应能力,提升本钱议价权。
欧洲动力电池接纳市场日益受中国企业青睐。
5月17日,格林美宣布通告,公司与匈牙利驻上海总领事馆签署《新能源汽车用高镍前驱体生产及报废动力电池循环接纳项目相助备忘录》,双方拟配合在匈牙利打造欧洲领先、天下标准的新能源循环经济工业基地。
事实上,瞄准欧洲动力电池接纳市场的不止格林美。
去年7月,国轩高科与公共汽车集团签署《关于电池战略相助关系的体贴备忘录》,双方旨配合建设一个完全清洁能源生态系统,用于生产动力电池电芯和模组;配合打造从电池质料、电池产品到电池接纳使用的全生命周期工业链;在欧洲建设零碳排下班厂,配合开发欧洲其他潜在的生产基地;在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电池梯次使用和电池接纳,JTM、CTP、CTC等先进手艺的研发等领域开展相助。
9月,宁德时代与巴斯夫欧洲公司宣布在电池质料解决计划领域内建设战略相助同伴关系。此次相助包括正极活性子料(CAM)及电池接纳,旨在开发可一连生长的电池价值链。
11月,中伟股份与SungEel Hitech签署《战略相助备忘录》,双方一致赞成在接纳使用、湿法冶金、前驱体等层面建设周全相助关系,拟在欧洲开展电池接纳、拆解及湿法冶炼项目相助。
多家企业“进击”欧洲动力电池接纳市场,究其缘故原由,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是,欧洲电动化一直提速,退役电池体量大。
数据显示,2021年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继续增添,销量233.8万辆,同比增添66%,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16.5%。
凭证一辆新能源汽车搭载60KWh的磷酸铁锂电池测算,233.8万辆新能源汽车能发动140.28GWh的装机量。
随着欧盟2035年抵达零排放目的的提出,预计欧洲电动化将一直提速。这无疑为未来动力电池接纳市场提供了富足的电池泉源包管。
二是,有利于增强工业链供应能力,提升自身竞争优势。
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加速围猎欧洲市场,包括宁德时代、蜂巢能源、远景动力等均已在欧洲结构工厂,但欧洲工业链较羸弱,掣肘企业产能释放。
在此情境下,中国企业瞄准欧洲动力电池接纳市场,有利于形成闭环,构建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工业链,增强供应链的供应能力,提升本钱议价权。
另外,像宁德时代等已在欧洲结构电池生产项目的企业,再度加码电池后市场接纳领域,可形成自有供应链系统,加速自身本土化历程。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锂电池接纳企业大多集中在中国与韩国,欧洲数目较少,规模较大的仅有Northvolt与Hydro合资的电池接纳企业 Hydrovolt。此竞争名堂下,海内企业加大欧洲动力电池接纳结构,有望加速欧洲市场洗牌,占有竞争高地。
但同时也需注重,机缘的背面是挑战,若想真正进入并占有市场,还需熟稔欧洲各地相关政策、市场情形,建设差别化动力电池接纳解决计划。